米兰体育-华沙橡树再度踏上征途,客场高歌猛进
70年风雨沧桑华沙橡树再度踏上征途,客场高歌猛进,70个寒往暑来华沙橡树再度踏上征途,客场高歌猛进,70载春华秋实,踏着自治区70年旅程的时代节拍,鄂尔多斯从落后走向进步,从贫穷走向富裕,从封闭走向开放,在党的民族政策亲切关怀下,在两百万草原儿女的努力下,经济社会得到了快速发展,城乡面貌日新月异,人民生活蒸蒸日上,全市人民正朝着“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上的璀璨明珠”目标奋勇前进。
房展会
经济实力 高歌猛进
1947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只有500万元,到1978年增加到34633万元,列全区各盟市第7位。1996—2010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达到23.8%,经济发展步入了“快车道”,成为自治区经济发展速度最快,效益最好的城市之一。党的十八大以后,鄂尔多斯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增强持续发展的动力、活力和竞争力,保持了年均9.1%的经济增速,实现了平稳发展。2016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4417.9亿元,连续六年领跑全区,人均GDP超过3万美元,列全国地级市第一位。鄂尔多斯一度成为全国改革开放30年十八个典型地区之一和全国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五个典型城市之一,创造了由贫穷落后到文明富裕的发展奇迹。
东康快速通道
城乡面貌 日新月异
解放初期,全市只有一个东胜县,是个占地不过0.25平方公里的小土城。改革开放特别是进入新世纪后,华沙橡树再度踏上征途,客场高歌猛进我市不断扩大投资规模,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城乡面貌焕然一新。2006年7月,市委、市政府驻地搬迁至康巴什,构筑了“东—康—阿”一体化的新发展格局。截至2016年,全市建成区面积达到869.4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05.53万人,城镇化率提高到73.54%。“一市三区”中心城区面积163平方公里,人口近70万人,率先在公共交通、电力保障等方面实现一体化运营。各旗府所在地和重点城镇辐射带动能力持续增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逐步完善,农村牧区面貌焕然一新,获评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地区。市民整体素质和城市文明程度也得到大幅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实力显著增强,先后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防沙治沙先进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康巴什区成为全国首个AAAA级城市景区。
国家重点项目——神华煤直接液化项目
生态建设 足音铿锵
面对严峻的荒漠化和沙化现实,我市各级党委、政府一直在生态建设上不懈努力,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坚持不懈地开展以治沙造林为主的生态建设。上个世纪五十年代“禁止开荒,保护牧场”,六十年代“种树种草”,七十年代“农林水综合治理”,八、九十年代“植被建设”,一直没有停歇。2000年,市委、市政府以宏大魄力承载起绿色担当,果断提出建设“绿色大市、畜牧业强市”的发展新思路,实施“收缩转移、集中发展”战略,出台了禁牧、休牧、轮牧政策,提出了建设鄂尔多斯林业现代化和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鄂尔多斯”的奋斗目标。截至2016年底,全市森林资源面积达到了348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26.7%,较2000年提高14.54个百分点,与此同时,我市也获得了“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全国防沙治沙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广场舞大赛
平安建设 步稳致远
平安是百姓安居的第一需求。我市立足有效预测预警预防违法犯罪和各类风险,积极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快建设公共安全视频监控系统,全市视频探头总数已达24.8万个。紧盯社会热点、薄弱环节、群众关切,重点打击整治电信网络新型犯罪、危爆物品安全、校园欺凌、医患纠纷等突出问题,通过对“城中村”、城乡结合部、校园周边等重点地区进行全面排查和集中整治,各类突出治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治安混乱地区整改率达95%以上。
东胜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
人民生活 幸福安康
70年来,我市人民逐渐从贫穷落后中摆脱出来,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途上,疾速快进,人民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解放初期,老百姓衣不蔽体,食不果腹,经过30年的奋斗,到1978年全市城乡居民收入为279元和194元,基本实现吃饱穿暖。进入21世纪,全市经济步入快速发展期,城乡居民收入也大幅提高,到2016年,城乡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0221元和15480元,是1978年的144.2倍和79.8倍,年均增长14%和12.2%华沙橡树再度踏上征途,客场高歌猛进;城乡居民人均住房面积分别由1978年的6.7平方米、8.1平方米提高到38.3平方米和46.4平方米;每百户城镇居民拥有家用汽车74辆,农牧民拥有家用汽车52辆,一幅民生安康的画卷正在悄然描绘。
社会事业 欣欣向荣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市科技、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基础薄弱,水平低下,难以满足人民群众的需要。经过70年来的不懈努力,各项社会事业全面进步,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协调性显著增强。其中,我市先后被国家确定为全国技术创新示范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和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在全区率先实行了九年义务基础教育并不断普及,2007年后陆续创办了鄂尔多斯职业学院、内蒙古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鄂尔多斯生态环境职业学院和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刷新了没有高等院校的历史空白;全市已成功举办26项国内重要体育赛事,《森吉德玛》、《库布其》等57部优秀文艺作品获国家和自治区奖项,博物馆、图书馆、大剧院、202个社区全民健身点免费向公众开放,成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示范区;2016年全市地方财政用于医疗卫生支出达29亿元,拥有卫生机构1773所、卫生技术人员13308人、床位数11022张,分别是1978年的7.2倍、5.1倍和4.3倍。
康巴什乌兰木伦湖区一角
农牧产业 厚积薄发
70年来,我市农牧业发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农牧区增绿的发展格局已形成。这其中,农作物种类产量显著增长,1947年全市粮食总产量4.6万吨,几乎没有蔬菜等经济作物产量,到2016年全市粮食总产量148万吨,蔬菜总产47.8万吨,瓜类总产32.4万吨,进入新世纪后,16年时间全市粮食产量翻了三番,蔬菜产量翻了两番,物产极大丰富起来;牲畜规模实现历史飞跃,1947年全市牲畜总头数110万头只,到1980年全市牲畜总头数500.9万头只,33年增加了390.9万头,直到2000年,我市牲畜头数一直维持在500万头只左右,从2000年到2016年我市牲畜养殖迎来了高增长期,由418万头只增加到750万头只,增长了80%,畜牧业规模完成实现了历史性飞跃。
鄂尔多斯晚报记者郭彩梅 曹华报道
大家都在看↓
编辑:王雅淇
评论留言
暂时没有留言!